提速降费套餐费咋越来越贵? 套路防不胜防
记者调查发现,当下在流量不清零、取消漫游费等惠民举措陆续实施的同时,运营商提供的优惠资费套餐却往往潜藏着种种“套路”,使不少消费者对降费“只闻其声不见其实”。
套餐199元还是19元?
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显示,今年6月,我国手机用户的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已经达到4。24GB,远超去年同期的1。55GB;今年上半年,我国移动流量平均资费相比2017年年底降低了46。2%。
然而,不少消费者特别是老用户对于“降费”的获得感并不强,有的甚至花费更多。
北京的龙先生到广州工作一年,在北京一直使用的“129元本地不限量套餐”不合适了。龙先生向运营商客服咨询,对方建议他改用“199元全国不限量套餐”。
国家大规模降费提速,自己反而越换越贵?龙先生有点蒙。他把自己的遭遇跟同事嘀咕了一下,一位年轻同事告诉他:“你的运营商有一个‘19元月租互联网套餐’”,按照龙先生平常的使用习惯,流量相同的状态下,龙先生的月通讯费只要55元至60元。
龙先生给客服打电话,要求换成“19元套餐”。客服对龙先生种种“威逼利诱”,诸如“改过之后,你以后再也不能换回原先的套餐了,你要想清楚啊”,最后,不情愿地为龙先生改了“19元套餐”。果然,龙先生现在实际支付费用每月55元。
套路在面上降费在深闺
记者调查发现,不少人得不到降费实惠的背后,是电信消费套餐的诸多“套路”。
套路一:规则复杂要“精算”。虽然手机套餐资费信息都是公开的,但其使用规则和条件纷繁复杂。
年轻同事替龙先生算了一笔账:19元套餐虽然只包括1GB流量,但超出后可叠加当日有效的1元/800MB流量包,即使每天叠加一个流量包,一个月也只要49元(19元+30元),再加上通话费,怎么也到不了客服推荐的“199元全国不限量套餐”。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冯念文认为,消费者想要享受到降费实惠,必须先成为“精算师”,“这是不公平的”。
套路二:客服推荐“升多降少”。消费者可以通过咨询运营商客服来了解和选择套餐,但不少消费者反映,通常客服推荐的都是高价套餐。
记者拨打某运营商客服,提出因流量不足希望更换套餐,客服人员直接建议从目前的38元套餐升级到99元不限流量套餐。直到记者主动提出是否可以换成更便宜的套餐时,客服才表示也可以办理。
套路三:流量“加油”价格高。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,尽管整体的费用看似降低了,但5元/30MB、30元/500MB的高价套餐外“加油包”普遍存在,成为“吸费黑洞”。
套路四:“不限量”套餐“达量降速”。三大运营商目前都推出了流量“不限量”套餐,但实际上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,如规定在使用到20GB或者40GB的流量后会降速,或者在流量封顶后自动断网。如果想要恢复到正常速度,则需要叠加更高价格的“加油包”。
套路五:捆绑销售,资费只准升不准降。许多消费者在办理手机套餐时,运营商会赠送宽带服务,二者资费不能单独改动。深圳王女士去年办理了某运营商的“136元赠送宽带”的电信套餐,但套餐内流量只有1GB,且不能更换成其他流量资费优惠的套餐;如果超流量就必须支付30元1GB的“流量包”。王女士每月实际通讯费超过170元。
降费不应成为“拉锯战”
“提速降费整体是不断取得进展的,但运营商在设计资费过程中,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设计种种‘套路’。不解决这个问题,降费就难以落到实处。”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说。
现实中,越是忠诚度高的老用户,越不会钻研资费“套路”,越享受不到降费实惠。对此,阿里通信高级运营专家沈轶说,互联网企业也应与运营商合作,通过运营商的线上线下渠道使老用户了解最新政策变化。
冯念文说,提速降费不应当成为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“拉锯战”。运营商、互联网企业等市场主体应多一些真诚,少一些“套路”,要用消费者更容易获取的方式,如实、全面提供服务的真实信息,让实惠看得见、摸得着。
您可能也感兴趣:
- 《以爱之名》视听交响音乐会成功举办观众畅享文化盛宴
- 沈阳嘉懿国际童模学院官方推荐形象大使——刘熹然
- 著名歌唱表演艺术家谭晶 助阵2023夺镖中国总决赛
- 毛戈平美妆 X 草莓音乐节 时尚色彩燃爆沈阳音乐派对
- 沈阳淘智猎头访闻录——诞生在北大和南开之间的企业!
- 两年吸引2115名粤港澳三地青年参与设计 创作1072个南沙设计作品
- “共话御匠精神 传承宫廷技艺” 2022年中国御匠联盟交流会圆满举办
- 贵州省举办见义勇为诗歌散文采风创作征文大赛
- 平安养老险坚守初心,守护新市民美好生活
- 爱尔眼科精雕近视手术六周年科普活动朝阳站直播圆满落幕
- 平安养老险党委组织开展“奋进新征程,喜迎二十大”主题党日活动
- 平安养老险大连分公司积极开展“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”系列活动
- 爱尔眼科精雕近视手术六周年科普活动大连站直播圆满落幕
- 沈阳第二届鸡架美食文化节于沈阳大悦城盛大启幕
- 平安养老险大连分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,守护“滨城蜘蛛侠”
- 平安养老险惠民保升级创新 普惠新市民
- 《健康聊医聊》连麦知名屈光专家方学军 中年父母摘镜可用定制方案
- 秉承34年中国平安不变初心 平安养老险用专业保障“老有所养”
- “十四五”国民健康规划呼吁“社会第六险”,长护险“平安样板”破局养老困境
- 青春向上 奋斗出彩——百年青春同心向党,平安养老险青年如是说